MyHomePage » 留言本 » 浏览留言

普加和
192.168.*.*
2022/4/24 10:18:31

石家庄战役提前结束 干部匆忙进城

中国共产党接管大中城市纪实4二 石家庄战役提前结束 干部匆忙进城1947 年 10 月 22 日,晋察冀军区首长呈报中央军委、中央工委的电报中,提出清风店战役“经两日夜激战,已于今晨被我全部歼灭”,“现石门(石家庄)仅有三个正规团及一部伪军,我拟乘胜夺取石门,军委是否批准此方案 , 请即复”。中央军委接到这个电报后,于 10 月 23 日,复电晋察冀军区、野战军首长:“我军应于现地休息十天左右,整顿队势、消除疲劳、侦察石门,完成打石门之一切准备”,“以攻石门打援兵姿态实行打石门”。晋察冀军区、野战军攻打石门的请示批准后,即着手开始制定攻克石家庄的战役行动计划。当时石家庄市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是个什么状况呢?军区对此进行了及早的调查,掌握了石家庄市的基本社情和国民党的军、政、党、特的概况。石家庄市地处平(今北京)汉(口)、石太(原)、德(州)石几条铁路的交会处,因其战略位置重要,国民党常以一个军部、两个正规师及若干保安部队据守,以保持东西南北铁路畅通,并由大郭村空军飞机场辅之。石家庄人口近 20 万,官办大型工矿企业近 20 家,产业工人 1 万多人;私营中小工厂 600 多家,工人近 3500 名;大小工商业约 80 行,从业人员 7 万余人。市郊北、南、东置国民党南京联勤总部军用、民用仓库约 10 处,有大量的军用、民用品。石家庄市教育比较落后,全市中小学校 70 处,学生 1 万多名,教职员300 多名,无大专院校。为统治石门市,国民党政府在石门设立了专员公署、石门市政府及公署下领的周围 20 多个县政府,及市政府直领的 6 个区公所。军统、中统等特务组织设立众多机构,侦取中共党政军各方面的情报,特别是中共中央工委进驻距石门一百多华里的西柏坡后,国民党中央、地方派系(傅作义、孙连仲)、铁路系统的特务组织都把侦取中央工委的活动作为重点内容。据估计,石门市的国民党员、三青团、特务组织、政务人员等约万人。所以,刘少奇于 1947 年12 月 26 日石门解放后指出,石门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石门⊙解放军攻入石家庄市中山路
第一章 打开石门——接管从这里开始5不会被蒋介石军队再占领了,第二个特点是国民党各类反动分子一万多人,“这些不纯的分子,不仅存在于一般的市民中,而且混杂在工人及贫民里面”。由于朱老总的精心安排,晋察冀野战军区的周详部署,原计划半个月完成的攻城计划,结果仅用 6 天即攻克石门。“当军事行动开始时,领导上便作了配备干部搜集材料,印发地图等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但战斗结束的时间出乎指挥人员的预料,七天工夫完成了半月至二十天的作战计划,领导机关,日夜行进仓促赶到这里,便使在曲阳训练入城干部及集中藁城的计划随军事情况的变化而改变”。1947 年 11 月 12 日午时战斗全部结束,领导机关的主要干部于 13日至 14 日相继入城。攻克石门前夕,1947 年 11 月 10 日,冀中区党委组织部发出《关于抽调大批干部进石门工作的通知》。《通知》称:“区党委决定:抽调大批干部准备进石门工作,在围攻时作支前工作与发动群众,待攻下石门后立即进到市内”。《通知》对进入市内的八、九、十一分区的县、区级干部及一般干部人数作出决定,八分区 65 人、九分区 42 人、十一分区 140 人,另有公安干部 159 人,共 406 人。围绕石门市西南、西及平汉线以西的冀晋区(有时称北岳区)四地委于 1947 年11 月 8 日向所属各县委发出保护石门市不受破坏的通知。从平汉路东的冀中区及平汉路西的冀晋区所发出的关于接管石门的有关人事、保护物资设备的通知看,都是在 6 日攻城后才发出的。可以推测,所属各单位是接到通知后一两天就行动,到 11 日、12 日接近战役结束,匆匆忙忙地进城接管已是无法改变的局面了。据时任石门市政府秘书的彭子堪回忆说:“1947 年 11 月上旬,解放石家庄的战斗正在紧张地进行,我当时任晋察冀边区秘书,一天正在值班室值班,秘书长程宏毅从前线打来电话,让我火速赶到前线后勤司令部分配工作,接收石家庄。经几天步行,于12日下午2点会同十一专署林润田专员等 10 人进市。”时任冀中行署副主任的刘建章回忆说:“我正在阜平参加土改工作会议,边区组织部通知我,赶快回行署,准备⊙1947年11月12日战役胜利结束,解放军进入石家庄
中国共产党接管大中城市纪实6接收石家庄铁路,经过简短的准备,匆匆来到石家庄。”彭子堪、刘建章的回忆反映了当时的基本状况。中共石家庄市委在《入城前的准备工作》一文中说:“因石家庄解放迅速,干部大多是临时凑起来的,主要两部分,一是从农村来,一部分是地下关系和城工干部。”文中所提到的第一部分从农村来,多指是在阜平县史家寨参加贯彻《中国土地法大纲》的与会人员中指定而后匆忙入城的。像石门市委书记毛铎(时任中共察哈尔省委委员、宣传部长)正在参加会议,约 11 月 8、9 日接到通知后,经简单准备,坐大卡车(有的说步行)从阜平到石门,时已 14 日。新任命的石门市长柯庆施,从边区政府驻地(阜平县)赶到石门时,亦是 14 日,石门市委、市政府工作机构人员有的从阜平来,有的从冀中区委来,有的从冀晋区委来,总之是从四面八方“临时凑起来的”。鉴于这种状况,市委、市政府在解放前几天(12~15 日)的工作很难进行,人员一个一个地临时赶来,也无法进行政策、思想教育。据彭子堪回忆:“所谓市政府,当时就三个人。市长柯庆施,成天全市到处检查。我负责内勤,出布告,接待入城干部,来一个转一个。王子兴负责外勤,跟着市长到处转,我是市政府的全权代表。”这种临时凑起来的工作机构,只能是忙于一般事务。1947 年 11 月 14 日,市政府发出市长柯庆施已到职的布告。也就是当日,市政府与石门卫戍司令部发出联字第一号布告。布告主要内容为“石家庄已经成为人民的石家庄了”,再者是关于工人、贫民、工商学各界及“一切及对蒋伪机关工作人员”等的不同要求。但这个布告对于城市政策性的内容基本上没有提及。由于干部入城匆忙,未来得及进行充分的组织准备、思想准备。像《宣言》中所提到的有关接收政策和工作内容及中央工委书记刘少奇在城市工作会议所讲的五个方面的问题,事先都未能在入城干部中学习、讨论,并研究制定入城的工作计划。思想未统一,组织未及时落实,给解放后特别是解放前几天(12~17日)的城市秩序恢复工作造成了不利局面,尤其是各公私单位的物资损失之巨,令人心痛。三 多种原因引起的抢风1947 年 11 月 12 日中午,石门战役全部结束。石门市几日之间发生了改天换地的变化。在这个大变革中,即使劳动者本身,也有一个逐步由旧的观念向新的观念转变的过程。而这个转变的难度,恐怕不亚于战场上的拼杀。比如石门市刚解放时出现的抢风,即是由旧观念向新观念转变过程中,一波不小的浪潮。
第一章 打开石门——接管从这里开始711 月 12 日中午战斗全部结束,抢风即开始。最早是石门市的居民,他们还不可能转过弯来,他们认为石门市的工商物资还是国民党政府的、富人的,而不是属于石门市人民今后建设石门所需的物资,是抢“敌人”的,应该“抢”。晋察冀野战军 1947 年 11 月 10 日发布的遵守入城政训令,共五条:(一)一切缴获归公,统一分配胜利品。(二)入城后卫戍机关公布为维持社会秩序的纪律和规定。(三)严禁破坏工厂、机器、自来水、电话等公益事业的所有物资。(四)对看守的一切资财、房舍、仓库等,只有看护的任务、报告的责任,没有动用的权力。(五)不准侵犯工商业等。但正如中央工委书记刘少奇所指出的:“部队进城的秩序是比较好的。但这种训令只有干部知道,而未向部队士兵进行教育,故在作战中,仍有不少士兵照过去经验,拿取东西,并鼓动城市贫民去搬取物资。首先贫民是搬取公用物资,后来就抢劫私人财物,故有大批煤、粮及其公物被抢,许多公共建筑的门窗杂物亦被破坏或取去,私人被抢者亦不少。”朱老总于 1947 年 11 月 28 日至 12 月 1 日召开的总结攻打石门经验汇报会上亦严肃地指出:“战斗未结束即拥挤争缴获,以致有许多不必要的伤亡,卫戍部队乱了十天。”除以上原因外,入城干部 13、14 日后才进城,展开工作,12 日后三四天内,城市行政管理未及时赶上,出现空当。还有,蒋介石的飞机 13、14、15日连续三天狂轰肆炸、特务造谣煽动,更加剧了抢风的蔓延。内外诸多因素合在一起,导致石门市的抢风遍及全市工商业、军用仓库。抢风最先开始的地点是桥西的东里村与桥东的休门一带。最早被抢的是道义街、花园西街的布店。之后,各街的电磨也被抢。13、14、15 日三天里,蒋介石的飞机连续轰炸。轰炸的目标,先是工业区后是商业区,再后是北兵营、南兵营的军用仓库。飞机轰炸到哪里,抢风刮到哪里。12~13 日,石市最大的机械厂(时约 1400 余人),即人们常说的铁路大厂,“大部分材料,工具被抢”。第二大厂即大兴纺织厂。库存皮棉计 2307 包,除大部被飞机炸毁烧损外,剩下的“十几包由工人抢走”;粮食 4 万斤,给工人分了;面粉 600 袋,被抢了;煤炭 2000 余吨,亦被抢走一部分。制冰厂内设国民党接收(日伪)仓库,又是救济总署(国际机构)石家庄临时站,存有大批的布匹、毯子、棉衣、被子、牛乳粉等物品,结果“被抢一空”。山西实物准备库,原存 270 坛盐酸,后被抢走一部分,一部分坛子也被砸碎。中国银行第一仓库食盐 600 包均被抢。国民党在石门最大的衣粮厂(即一二九仓库),原库存粮食 12 万余斤,均被抢光,最后只剩下 12 万斤食盐。以上所列是一些大的工厂及银行、仓库等,对一些规模不大的工商户,被抢的程度也很厉害。尤其是工商户的门、墙不坚固或无人
中国共产党接管大中城市纪实8看守的大都遭抢。抢的队伍“都是一群一伙的”,先是人运,后是车拉,桥东光明街德丰合庄,从房上往下扔粮食。永安街礼顺成,路人要什么给什么,说“大家吃点”。永成公司的煤,福聚林的布匹、煤等,大都被抢。有的商人无可奈何地说:“飞机炸倒不怕,抢可是厉害。”据 1948 年 3 月 25 日《石家庄解放后敌伪物资接收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说:“另外,敌伪机关所在地,如敌人的警察局、所,区公所,流亡县政府(24户)的住处也多被群众抢了”,“大部敌伪机关所在地的门窗、家具也被弄走,没什么完整的房子”。据上引这份文件说:“到十五六号,纠察队及政权组织初步恢复和建立起来之后,抢风在市内即下去了。具体损失的数字,却难以数计。”为什么会在解放初始刮起抢风呢? 1948 年 3 月 25 日《石家庄解放后敌伪物资接收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总结了七个具体原因:(一)最基本的原因是群众缺吃缺烧,生活无法维持。(二)群众对共产党的政策不了解,认为“抢一下不要紧”。(三)特务、坏人乘机捣乱,鼓励抢东西。(四)民兵、民夫、担架队、大车夫等入市后“乱弄东西”。(五)飞机轰炸,引起混乱。(六)部队有恩赐观念,鼓励市民抢东西。(七)有的商户主人逃跑了,无人照管,被人抢。文件中所列七个原因都是存在的,根据作者分析,总的原因是接管干部未随部队及时入城,耽误了宝贵的时间,形成了无政府状态。再乱再复杂的社情,只要有人管,及时管,是不会产生全市性抢风的。四 市、区、街三级政权的建立国民党统治时期,在全国建立了一整套独裁统治机构。在政治制度上建立中央、省、市(县)三级政权模式。大中城市建立市政府、区公所、保(甲),即所谓的保甲制度。市政府集全市行政权于一身。区设区公所,是市政府的办事机构,不是一级政权。保设保长,是一级基层政权组织。保的权限成文的有,不成文的也有,派夫抓丁,摊派款额,收税敛赋,肆意敲诈勒索、残害群众,无恶不作,它是国民党的爪牙,保长多是国民党员,普通市民最恨这一类人。1947 年,国民党统治时期,石门市长尹文堂,是河北省政府主席孙连仲的亲信。市政府设第一科(总务)、第二科(民政)、第三科(财政)、第四科(建设)、第五科(教育)、第六科(社会)、第七科(军事)、第八科(地产)及公营事业管理处,全市设 6 个区公所、88 个保、1319 个甲。全市人口 188996 人(市

[留言搜索]

搜索:

2025促销:香港特价空间,最低仅需20元,可永久使用!
本站空间由 三维免费空间 友情提供